犯罪嫌疑人被抓获。
水母网3月27日讯(YMG记者 全百惠 通讯员 芝公宣 摄影报道)不押车不押本,只要在你的车上安装GPS定位就能贷出款来,还是现金放贷,真的还有这等好事?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有人信了。从2016年12月至今年3月份,就有14个人相继因为抵挡不住诱惑,找了这个没有资质的小贷公司贷款,结果上当受骗。日前,芝罘警方经过连续几日架网守候彻底铲除了这个团伙,将涉案的9人全部抓获,起获赃车18辆。目前,9 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芝罘警方依法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。
急需流动资金不料上了当
2月底,刘先生来到芝罘公安分局报案,称其被骗了。原来,刘先生是龙口市一个体户,年后因为流动资金发愁,此时有个朋友推送了一天广告:“不押车不押本,在车上装个GPS,就可以贷款”。刘先生一看很是心动,于是联系了中介进行咨询,对方给他的答复是可以贷款,并告知他的车可以贷款23万元,并相约2月14日到烟台来签订合同,当面现金放贷。
刘先生如约来到这家位于芝罘区只楚路附近的中介公司,找到负责人李某,后者要求刘先生提供房产证复印件、个人征信记录和职业收入证明,但是刘先生事先没有得到通知并未准备,此时李某说可以代办,而且准备的材料不会被调查,贷款额度也很高,刘先生经不住诱惑答应了。
带着材料来到贷款公司,屋里几个“工作人员”拿出合同让刘先生签字,刘先生本想看一下合同,却被“工作人员 ”催促道“合同不能有假,赶紧签吧。”刘先生就这样仓促签了合同。事后,“工作人员”当面给刘先生放贷,并拍照录像,之后又以开车去安装GPS为由要去了车钥匙。
陆续接到警情引起警方高度重视
手续都办完了可是车还没开回来,刘先生疑虑之际,被告知先去吃饭。可饭后都好几个小时了,刘先生却迟迟没有接到李某打来的电话,后来又被各种理由推脱。
三天过去了,小刘觉得有些不对劲,便到贷款公司去想将车赎回来。让刘先生没有想到的是,负责人不但没有给他赎车,还很快变了脸,把签合同提供的房产证复印件、个人征信记录和职业收入证明拿到刘先生面前,告诉他这些全是假材料。按照合同要求,如果小刘提供的材料有假,需要偿付贷款公司违约金。
这让小刘后悔莫及,于是他就到芝罘公安分局只楚派出所报了案。
而从2016 年12月起,只楚派出所就陆续接到同样的多起警情,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,芝罘公安利剑行动二组也早已介入了调查中,民警为了掌握完整的证据链一举端掉这个团伙,对前来报案的群众认真询问,对这个团伙的交易经过缜密侦查摸排,并汇报分局法制部门进行研讨,最终掌握并确定了这个诈骗团伙的诈骗犯罪事实。经过守候,芝罘警方将涉案9人全部抓获,“利剑行动”专案组民警也揭开了骗子的面纱。
屡受打击处理还想违法赚钱
29岁的孟某是小贷公司的负责人,曾因故意伤害等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多次, 2012年刑满释放后,他变着法的想赚钱,便拉拢了刘某某和李某, 在芝罘区只楚路一间办公楼租了个办公室,雇佣了几名青年“员工”,成立一间小额贷款公司,主要做车辆贷款。
据警方调查,这间小额贷款公司并没有什么名头, 也没有任何手续和资质,是一家“骗子公司”。这些“员工”分工明确,有的负责发广告,有的以中介身份联系客户,还有的负责联系验车估价和催签合同。
起初,孟某这些人以在网上、微信上或者张贴小广告等方式发布不押车不押本,安装GPS为名头为“客户”贷款信息,引诱那些不明真相、贪图便宜的人前来贷款,随后在其公司内催促施压的方式促使客户签合同,并以安装GPS定位把车钥匙拿到手,然后将车进行扣押。如果客户需要赎车则会被扣除25%的保证金,有些客户索性就不要车了。
成功几起后,孟某等人开始膨胀不满足于这种方式带来的收入,他们决定“升升级”,在客户联系中介时,含糊其辞地答应能贷款,中介把他们领到小贷公司里,告知需要准备房产证复印件、个人征信记录、职业收入证明等。一般情况下,“客户”嫌麻烦或者外地来的没有准备,这时中介便趁机提出可以为他们准备,如果有人怀疑,中介便以他们准备的“材料”贷款公司不审查还可以提高贷款额度为由搪塞。
但客户并不知道,这些材料都是小贷公司和中介狼狈为奸的骗局的开始,在客户被催促仓促签了合同时,根本来不及看合同内容。然而,就是没来得及看得合同里却清楚地注明,如果提交的材料是虚假的,便要以违约为由没收25%的保证金并收取15%的违约金或者扣车。同时,小贷公司还以 1500元一辆车的价格收取“客户”GPS安装费。
拿到车钥匙以后,便把车开到车库里,等到“客户”再来赎车时,孟某这个团伙已经把车卖了。办案民警介绍,被骗的当事人大多是贪图小便宜、以前已经做过车辆抵押贷款的外地人。为了贷款,他们没有选择正规渠道,而是走了捷径,也吃了大亏。